標題:創業中違反直覺的地方,以及如何獲得好的創業點子,

好的開始,我的演講稿已經寫下來了,過幾天我會以博文的形式掛到網上,所以不用記筆記听就行。

有小孩的一個好處就是,當你給別人建議前,你會想我會給我的孩子什麼樣的建議呢?這樣的話會逼著你思考得更深入。我的孩子們目前還小,有天我問兩歲的兒子“你兩歲之後會怎麼樣?”他說他會變成個蝙蝠,當然正確答案是三歲了,不過蝙蝠這個答案更有意思。

雖然我的孩子尚小,我已經想好了當他們讀大學的時候,如何跟他們講創業的事兒,和今天跟大家講的是一樣的,你聽到的內容就是我要教給我孩子的,從你們的年齡來看可以算是我的“孩子”。創業的思維經常與直覺相悖,我也不清楚為什麼。可能是因為,創業思維尚未滲入到我們的文化中,不管是為什麼,創業中千萬不要一直相信自己的直覺,從這個角度來講有點像滑雪。

有人是成年後才學滑雪的嗎?,此時學滑雪的話,一開始你想減速,你會下意識地往後仰和平時減速的做法一樣,但是滑雪時往後仰,會失控地沖向山下我深有體會,因此滑雪的技巧之一就是學會抑制後仰的衝動,練習久了就熟能生巧了,剛開始學滑雪時候,要牢記好多注意事項,例如交叉雙腿轉彎,不要動靠內彎的腿諸如此類,創業和滑雪一樣與直覺相悖。

你要牢記創業的一些注意事項,今天我要講其中最重要的幾條,大家要牢記這些和直覺相悖的原則,以免直覺思維讓你背道而馳。

第一條,我剛才提到了創業思維有點怪,如果你遵循直覺你就會背道而馳,只要記住這一條,在你要犯錯誤前,你就可以懸崖勒馬。在我經營YC公司時,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告訴創業者他們充耳不聞的東西,果不其然,我們孵化過一批又一批的公司,YC合夥人告誡創業者他們可能會犯的錯誤,創業者卻充耳不聞,一年後他們回來說“我當初聽進去你們的勸誡就好了”,失敗已成定局無力回天了。

為什麼創業者聽不進去合夥人的建議呢,就是因為創業思維是反直覺的啊!創業思維和直覺相悖創業思維看起來是錯的,他們理所當然聽不進去,事實上這並不是YC的詛咒,卻是YC存在的意義。大家都不想听天方夜譚似的建議,如果創業者的直覺是對的話,還需要我們YC這些人嗎?

這就是為什麼滑雪教練很多,卻沒怎麼聽說過跑步教練,經常聽說滑雪教練,很少聽說過跑步教練。就是因為滑雪是反直覺的,YC的工作有點像商業中的滑雪教練,不同之處就是教大家走上坡路而不是下坡路,不過你可以相信自己對人的直覺,你們可能還沒有很多創業經歷,日常生活中你和別人的互動,與商業中與人的互動是一樣的。

實際上創業者經常犯的大錯之一就是,不足夠相信自己對人的直覺,他們見了某個人感覺印象深刻,不過就是覺得有點不對勁,後來那個人東窗事發,他們會說,“我早就知道那個人有問題”,“不過我還是蒙蔽了自己因為那人表現太好了”,拿個商業中具體的例子來說,尤其適用於來自工程領域的人士,你們應該都是學工程的吧。

你們會覺得商業讓人有些倒胃口,當你遇到某個看似聰明,卻讓人有些反感的人時,你可能會默默跟自己說“商業人就是這樣的習慣就好了”,其實不然商業中選人和選朋友,是共通的,此時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與自己喜歡和尊重的人共事,最好和知根知底的人共事。因為有很多人擅長裝一陣子讓人喜歡的樣子,他們終將暴露,就說到這。

與直覺相悖的第二條是,說出來可能會讓大家有點失望,成功創業需要的並不是創業知識專家,這點讓這門課跟其他課不同,你上完法語課,如果你好好學的話,你會學會怎麼說法語,發音可能還不地道,但是八九不離十吧。這門課會教給你創業,但這並不是你需要知道的,你要知道的是,創業成功需要的不是創業知識,需要的是對客戶的熟知。

Mark Zuckerberg之所以能成功創辦Facebook,不是因為他是創業方面的專家,剛開始創業時他只是個小白他後來還是成功了,我指的是Facebook最初註冊為Florida LLC,你們都比他知道的多,剛開始創業時他只是個小白。他後來還是成功了,因為他對客戶很了解,你們中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天使投資是怎麼運行的,不要難以為情,因為Mark Zuckerberg可能也不知道,天使投資是怎麼運行的,當Ron Conway給他巨額注資,即使他有留意過,他現在可能也忘光光了。

開始創業時,仔細研究創業機制的細節是沒必要的,甚至有可能是不利的,因為年輕創業者犯的另一個典型錯誤是,創業過程如同走過場,他們提出了似乎可行的創意,以不錯的估值籌到了資金,在Soma租了間不錯的辦公室集合了一群朋友,然後下一步,在Soma租了間不錯的辦公室集合了一群朋友後,才逐漸意識到他們其實一團糟,因為他們只是幻想創業的光明前景,他們忽視了最重要的一樣東西,就是創造人們喜歡的產品。

此時用剛才說的那個和諧詞很恰當,最開始說的那個和諧詞是脫口而出的,我問過Sam 是否可以那麼說,他說他這麼"做"過好多次我指的是"說"過好多次(笑點自己理解~),這種事太常見了,我指的是創業者走過場太常見了,我們專門為其取了個名字過家家。

後來我想明白了為什麼會這樣,年輕創業者走過場的原因是,他們是被教成這樣的,他們接受的訓練就是以此為目標的。想一下怎麼樣才能被大學錄取呢,要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對吧?,即使大學課上,很多東西也是形式主義,我這麼說並不是抨擊教育體系,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摻雜了一些虛假的東西,評判學生的表現,必然會造成學生們迎合老師,以至於評判的標準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虛假”,我承認我也投機取巧過,教給你一招考高分的秘訣,我發現很多課程中,可能只有20到30個知識點可以形成考點。

所以我是這麼準備考試的,不是把老師講的內容記得滾瓜爛熟,而是猜題,提前想好答案,考試對我而言,不是考試題目該怎麼回答,考試對我而言是,我猜的題目有多少會出現在試卷中,我一看試卷就知道我能考多少分,试卷发下來後我看一下題目,看我猜對了多少道,很多課我都是這麼備考的,尤其是計算機課,我記得自動機理論,就那麼幾個考點。

可想而知,從小就這麼訓練,“玩遊戲”後,年輕創業者在創業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出其中技巧,創業這個新遊戲的“竅門”是什麼?需要怎麼做,他們苦苦思索。另一個誤區就是,創業成功的標識是融資能力,創業者一直在想說服投資者註資的秘訣是什麼呢?我們是這麼跟他們講的說服投資者的最好方法是,創辦的公司要業績好,也就是說要發展快把真實情況告訴投資者就行了,然後他們會問發展快的秘訣是什麼?

增長黑客使這種情況更甚,知道這個說法吧?無論何時你聽到有人說“增長黑客”,你直接把它理解成“一派胡言”就行了,因為我們一貫的指導方針是,創造顧客喜歡的產品。再聽到有人說“增長黑客” 你就給他上一課,“增長黑客”是一派胡言。

YC合夥人和創業者的對話很多是這樣的,創業者說“我怎麼…?”,合夥人說“只需要…”,他們為什麼把事情弄得那麼複雜呢?,我覺得原因是這麼多年他們就是這麼過來的,他們一直在找竅門,他們接受的訓練就是找竅門,以上就是第三條的內容。

要記住的第三條與直覺相悖的原則,找訣竅在創業中是行不通的,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上班,鑽空子可能行得通,要看這家公司有多麼腐朽了,你可能會這樣討好有可能提拔你的上司,半夜給他發郵件給他留下個工作努力的好印象,耍點小聰明的話改改電腦時鐘給他發封“定時郵件”,沒人會查頁眉看你到底是什麼時候發的郵件。

我很享受給觀眾講笑話看你們笑得很嗨,商學院的孩子們是不懂什麼是“頁眉”的,忘了在錄像了剛想起來,下面我還是照著草稿念吧~,小把戲在創業中是行不通的,你找不到上司去討好,沒上司的話你去討好誰呢?只有顧客顧客關心的事,你的產品能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顧客就像鯊魚,鯊魚簡單得沒法欺騙,你不能晃個旗子調戲鯊魚,有肉就是有肉沒肉就是沒肉沒法騙它,你必須有讓顧客滿意的產品,不斷完善產品,有一點需要警惕尤其是對你們而言,需要警惕的是,耍手段有時能應付投資者,如果你巧舌如簧,你可以在一兩輪融資中忽悠到投資者,但是這麼做對你沒什麼好處。

我指的是你這麼做無非是為了股權,你其實在玩你自己,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創業早已註定是失敗,你所做的就是浪費時間做無用功,不要再找什麼竅門了,和其他領域一樣創業的確也有些技巧,但是這些技巧遠沒有解決實際問題重要。

一個人對融資一無所知,但是卻有令用戶喜愛的產品,和那些熟諳各種創業書中的秘訣,卻產品平平沒法吸引很多用戶的人比,他更容易募到資金,在創業中“竅門”行不通,讓人有些沮喪,因為你們研習了20來年的功夫,現在用不上了。我個人覺得挺有意思的,竟然有些領域,“竅門”用不上!

如果在上大學時我就知道,在有些領域“竅門”不是那麼重要,在有的領域甚至用不上,我當時得樂壞了,但是,當你在規劃未來時,這是要考慮的要點之一,明白了吧?在做不同工作時你怎麼做才能成功?通過努力你想得到什麼?這就引導我們進入了反直覺的第四點。創業是很耗人的,如果你開始創業,創業就會以你難以想像的程度佔據你的生活,如果創業成功很長一段時間你都得耗在該事業上,少則幾年可能十年,甚至可能工作一輩子,有機會成本在裡面。

你可能羨慕Larry Page(谷歌創始人)的生活,但是有些地方是沒什麼可羨慕的,他的生活是這樣的,他從25歲開始就全力奔跑,他來不及停下來喘口氣,每天都有一些麻煩事困擾著谷歌帝國,只有“國王”出馬才能解決,Larry Page作為”國王”不得不出馬,即使他才度假一周,麻煩事都能堆成山,他不得不毫無怨言地處理這些麻煩事。原因一是作為公司的老大他決不能顯示出恐懼與軟弱,原因二是億萬富翁如果抱怨自己生活艱難的話,人們不會有一丁點的同情,甚至覺得他矯情,這是事業成功的一個副作用。

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要經歷很多苦難,而且無處傾訴只能吞在肚裡,奧林匹克百米冠軍跑完後氣喘吁籲,Larry Page也這樣,但是我們卻看不到。說到哪了?YC孵化了一些異常成功的公司,其中每家公司的創始人都說,自己從沒有輕鬆過,不同的公司出現的問題不一樣,他們的問題可能更“高大上”一些,例如倫敦的新辦公室交接延期了,你們的問題可能是公寓型工作室的空調壞了,他們面臨的問題的數目,只增不減。

創立成功的公司和生孩子有相似之處,一旦按下“開始鍵”,你的生活徹底變了,誠然,有小寶貝是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如果你從該課只能學到一點的話就是這一點,有很多事在有孩子前比較好辦,有了後就不好辦了,這些約束使你成為了更好的父母。在發達國​​家,大部分人會推遲生孩子,你們懂得說到創業,很多人覺得,在大學期間就得開始創業,這些人瘋了嗎?大學的領導們是怎麼想的?

領導們費了好大勁,防止學生“搞”出亂子來,他們怎麼可能開設創業項目,為學生創業保駕護航,學校的確是有難處,很多潛在新生對創業感興趣,學校得負責,為你們做好職業規劃準備,因此如果學生對創業感興趣,貌似學校就得教你創業,如果學校不教你申請的學生就少了。說的有道理,那麼學校會教給你創業嗎?答案明擺著如果不會的話我們在這幹嘛?答案既是肯定的又是否定的。

學校會教給你創業,但是教的東西卻​​不是你需要知道的,如果你想學法語,學校就教給你語言學,如果這是一門語言課,我會教你怎麼學習語言,你需要知道的就是怎麼學一門語言,關於創業你需要知道的是顧客的需求,你只有開了公司才能明白,創立一家公司後才能明白,意味著在創業中,實踐出真知。

我剛才解釋了為什麼不能在大學時創業,創業會佔據你生活的全部,如果在大學時創業,你以學生的身份創業,你不能以學生的身份創業!因為一旦你開始創業你就得輟學了,可能名義上可能還是學生,但是很快就不是了,面臨以下兩條道路你會選哪條?

做個學生不創業,還是開始創業不再是學生。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會為你選一條,我選“做個學生不創業”,希望你們不要失望,對於有野心的人來說,創業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這同時也是你面臨的,更重要的問題的一方面,這個問題就是如何擁有美好生活,在某個人生階段,創業是件好事,20歲卻不是創業的黃金時代。

有些事,只能在20多歲的時候做,之前或之後都不行,投入到一個有趣的項目中,不計回報,或是不限期地窮遊,這些事情“形”雖不同但是“神”似,對於沒有野心的人來說,做這些事情是失敗的象徵,對於有野心的人來說卻是很有價值的探索,如果你20歲就開始創業並且成功了,你就無法體會到我所說的事情的樂趣了,Mark Zuckerberg(Facebook創始人)不會無緣由地去國外旅行,如果他出國了,他要麼是在進行正式訪問,要麼是在巴黎微服私訪,他不會當一個背包客去泰國旅行。當然一般人是會這樣的,現在還有人背包旅行嗎?

的確有人這麼做,第一次看到同學們反應這麼強烈,我該講講泰國那些事的,當然他做的一些事你做不到,比如坐私人飛機去國外,成功讓他的生活失去了一些新奇,他掌管著Facebook 同樣Facebook掌管著他,能抓住機會找到可作為終身事業的工作,的確很酷,新奇帶來很多好處這是其一。此外,在終身事業上你有了更多的選擇,甚至都不用權衡,因為等到合適的年齡創業才更可能成功,所以20歲開始創業也不損失什麼, 在極少數情況下,在極少極少極少數情況下,在20歲的時候,會有像Facebook那樣成功的項目,創業一般般的話就面臨選擇:是否繼續經營下去,繼續經營或許更合適一些。是否開始創業,取決於創業者,20歲就開始創業是不明智的,在任何年齡都能創業嗎?

我前面貌似把創業說的太難了,如果沒有的話我再重申一遍創業真的很難!!如果創業太難你勝任不了怎麼辦?答案是反直覺的第五條:你不能說出來,從小,你就被灌輸著未來的理想職業是什麼樣的,如果你想當數學家會怎麼怎麼樣,或是職業足球運動員會怎麼怎麼樣,當然大家的童年願望各不同,除非你的生活比較奇特,否則你很少憧憬去創業,創業成功會極大地改變你的生活,要盡力估計的不僅有“你是什麼樣的人”,還有“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誰能勝任”。

過去的九年,我的工作是猜測人們是否…,我這裡寫的是“預測” 我說出來的卻是“猜測”,不小心說漏嘴了,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很簡單,就像打幾回合的網球你把問題揮向他,看他能很好地回擊給你還是觸網失分,最困難最重要的部分是,預測創業者會有多堅強有多野心勃勃,在這一點上,沒人比我更有發言權,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專家能預測對多少,答案是:不多。

從實踐中我學會了以完全開放的心態看待,孵化的一批公司中,哪些公司能大獲成功,創始人有時覺得他們知道自己能大獲成功,有些創始人信心滿滿,覺得他們能在YC公司競賽中取勝,就像他們在考試中總能拿高分,有些創始人希望,犯點小錯也能蒙混過關,沒有人發現,不過創始人的這些態度和成功與否,沒有太大關係,在這點上和軍隊有點像,高調的軍人不一定比低調的軍人更強大。相同的原因可能是,此時的“測試”與生活中其他“測試”太不一樣了,如果你對創業心存恐懼,最好不要創業,除非你是那種一定要戰勝自己的恐懼的人,反之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只有試一下才知道的話那就先別創業。

如果你想今後創業,如果你想今後某天創業,你現在大學該做什麼呢?有兩件事:尋找創意尋找合夥人,二者可以同時進行,這就引出了反直覺的第六點也就是最後一點,獲得創業創意的方法就是不要刻意去想創業創意。

關於這點我寫過一篇文章,我在此就不贅述了,長話短說的話,如果你費了老大勁想出了一個創意,這個創意既不怎麼好,卻又似乎可行,如果用這個創意來創業的話你們都會被坑的,浪費了大把的時間最終發現效果不好,提出好創意的方法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絞盡腦汁地,想創意,讓創意無意間映入眼簾,如此不經意以至於當創意出現時,你甚至不能馬上意識到,這絕不是扯淡Yahoo Google Facebook 以及Apple,他們的創意都是這麼來的。

這些公司最初都沒想到能成為公司,只是小項目而已,最好的創意都是由小項目發展而來的,因為它們難入主流,大家很自然地想,這絕不會是個創業好點子,如何讓創意無意識地映入眼簾呢?,

  • 第1 學習重要知識
  • 第2 解決感興趣的問題
  • 第3 與喜歡和尊重的人共事

第3點同時適用於尋找合夥人和創意,第一次寫那篇文章時,第1點我寫的是“精通一門技術”,而不是“學習重要知識”,原先的表述儘管可以但是有些狹隘,Airbnb的創始人Brian Chesky和Joe Gebbia,與眾不同他們不精通技術,他們上的是藝術學習,他們精通設計,更重要一點是他們擅長組織眾人完成任務,所以你不必擅長技術,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行。

什麼技能有助於創業呢?很難講,縱覽歷史不難發現很多例子,一些年輕人從事別人都認為不重要的項目,連他們的父母也認為不重要,但是這些年輕人後來成功了,另一方面反面的例子更多,一些父母覺得他們的孩子是在浪費時間果不其然,怎麼能知道從事的項目會成功呢?

當JustinTV變身為TwitchTV時,變身為遊戲直播網站時,我並不看好但結果人家很成功,我知道的是好項目都是有意思的,我自己很放浪形骸,我常常專注於我覺得有意思的事情,即使無人問津也無所謂,專注做一些我覺得無聊的事情對我來說很難,即使這些事情很重要,我專注於我喜歡的項目,這些項目後來被外界認可,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我之所以參與YC,純粹是因為我覺得有意思,我覺得我體內好像有個指南針幫我指明方向,這節課的對像是你們,我不知道你們是如何定位方向的,或許我多想想,能提出識別好創意的方法呢?不過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告訴你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個說法挺形象的,“祈求問題”, 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果你對某個問題感興趣,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這是創業的最好準備方法。

滿足自己的興趣活得也幸福,儘管我不能籠統地解釋什麼樣的問題是有趣的問題,但是我可以舉一些例子,如果你把科技想成不規則的水滴,往周圍擴散的每個邊界點,都可以稱之為有趣的問題,蒸汽機算不上也可以說算得上,使腦子中無意識地浮現好創意的。一個靠譜的方法是,走在某門科技的前沿,如Paul Buchheit所言:活在未來,如果你達到了這種境界,對別人而言是天方夜譚的創意,對你而言是顯而易見的。

你不一定意識到這個創意適合創業,但是你知道這個創意一定能實現,話說90年代中期的哈佛大學,我的朋友Robert和Trevor有個研究生,寫了個IP電話軟件本來沒想到以此創業,他沒想創業,他只想和遠在台灣的女朋友打免費電話而已,由於他是個網絡極客,所以他很自然想到,可以把語言信號打包,免費通過網絡傳遞,為什麼別人沒有想到呢?可能是因為不擅長寫代碼吧,他從沒想過用這個軟件干點別的,他從沒想過以此創業,其實所有成功的創業都是這麼開始的。

所以很奇怪的是如果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在大學里首要做的,不是專注於職業角度的如何創業,而是做好本職工作好好學習,如果你想創業,在大學裡應該做的是:用強大的知識武裝大腦,如果你有強烈的求知欲,你就孜孜不倦地學習就行,遵循本心即可。“創業”的組件之一,我通常不用這個詞(entrepreneurship),“創業”需要的是專業知識,Larry Page之所以能創業成功是因為他是搜索專家,他之所以成為搜索方面專家,純粹因為他對搜索感興趣,而不是別有用心出於創業的考慮。

最好的情況,開始創業僅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如果你能在這個過程的結尾引入創業動機的話,會做到最好,我給你們有志創業的年輕人的終極建議,濃縮為簡單一句話:好好學習。

還剩多少時間?18分鐘,剩下的18分鐘大家可以自由提問你們有問題嗎?

我想問兩個來自網上的問題,或是我問別的問題,你們說了算問什麼都行,第一個網上的問題

Q: 沒有技術背景的創始人,如何在創業公司中最有效地做出自己的貢獻?沒有技術背景的創始人,如何在創業公司中最有效地做出自己的貢獻?

A: 如果是某些領域的創業,如果不是純技術領域的創業,是某個特殊的領域,例如Uber公司,非技術出身的創始人,是豪華轎車行業的佼佼者,非技術出身的創始人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招募司機和其他公司事務,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就會寫應用程序,iPhone應用程序Android應用程序,這還不到總工作量的一半,如果是純技術創業,非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可以做銷售,給程序員們跑跑腿打打雜

Q: 你認為想創業的人去讀商學院,有用麼?,

A: 我覺得有用嗎?如果有用有什麼用?

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已經隱含回答了,問題是想創業的人去讀商學院,有用麼?如果有用有什麼用?幾乎沒有用,這個回答貌似唐突但是合理的, 商學院的作用是,教給大家管理的方法,只有創業成功了,才能談管理問題,因此你需要做的是,要想創業初期要做的是,研發產品。

如果你非想讀個學校,還不如去讀設計學校呢,坦白講創業的方法是在創業過程中逐步積累的,你知道嗎?曾經我犯過一個錯誤,我建議,有志創業的人,先去其他公司工作幾年再創業,開誠佈公地講學習創業的最好方法是,開始創業。你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你會從中學到很多進步很快,也不盡然,商學院也盡可能教學生創業,但是,商學院的主要目的是為大公司培養高管。對吧,投身商業的話你會面臨兩種選擇:做大公司高管,還是開家小公司?

蘋果公司開始,只是個小作坊,後來蛻變為大公司,他們開始並沒有想到要造福全人類,他們只是擅長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想創業什麼的, 就是這麼灑脫,既然你說管理是創業成功後才談的事兒。

Q: 是的,那麼作為創始人,怎麼管理最初的兩三個員工呢?,

A: 管理是創業成功後才談的事兒,怎麼管理最初的兩三個員工呢?理想情況是,在僱兩三個員工之前你就已經成功了,Sam 你是不是說過, Airbnb花了5個月的時間來僱第一名員工?理想情況下一段時間內你孤身奮戰連兩三個員工都沒有,開始招的幾個人,可以算得上是創始人, 這些“創始人”志同道合,招的這些人根本不需要管理,你們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關係,你們是戰友,不需要管理他們>

Q: 你剛才說,創始團隊裡的人不需要管理?

A: 不能說的太絕對,複述一下問題,創始團隊裡的人不需要管理,有時創業,需要精尖技術人才,這些精尖技術人才中有的是“書呆子”,只關心技術,心無旁騖,你最好是招募他們,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好的,一般而言創業早期,你需要會自我激勵的隊友,他們如同創始人。

Q: 你認為目前經濟處於泡沫期嗎?,

A: 我認為目前經濟處於泡沫期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給你兩個答案,一個是針對在場觀眾有用的答案,因為來這的人是要學習如何創業,對於是否處於泡沫期這個問題我比其他人研究得都要深,還有一套針對,那些“吃飽了撐著的”記者的答案,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價格高和泡沫是有區別的,泡沫是價高的一種特例,此時人們明知價格過高,卻還希望以更高的價格轉手,這就是90年代晚期出現的情況,例如當時風險投資人明知道所投資的創業公司很垃圾,他們想著只要這些垃圾公司上市,他們只要能在事情敗露之前把股份脫手給散戶就行了,我當時目睹了這一切,當時的情況和現在不同,價格高估值高,估值高並不意味著泡沫,每樣商品的價格都會不同程度地正弦式起起伏伏,目前價格是高,我要警告大家如果你這次籌到資金,不要以為你下次還能輕鬆籌到資金,誰能說得準呢?或許今後,中國經濟先爆發式增長,然後進入大蕭條呢,誰說得準呢?要考慮到最差情況,但是目前絕不是泡沫期,我注意到這樣一種趨勢,有些年輕人以及成功的創業者,他們不是一開始就創辦一個大公司,比如說他們創辦20家小公司,他們開發一系列的產品,看看這些產品中哪些受市場歡迎,雖然我還舉不出一個成功的例子,

有點像Garrett Camp創立的Idea lab,這個潮流就是,以實驗室的形式來開公司有可能行得通,Twitter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不是Idea Lab 應該是Ideo Lab,Twitter開始並不叫Twitter,Twitter是個小項目,是做播客業務的Ideo公司的小項目,做播客業務。podcasting這個詞由iPod和broadcasting組合而成,Evan認為這樣做是不行的,這個小項目後來蛻變為Twitter,大獲成功,不直接開公司而是做很多項目。

Q: 把發展好的項目脫離出來形成獨立公司行得通嗎?

A: 如果是對的人來做的話是可能行得通的,你是不能這麼做的因為你這樣做是燒你自己的錢。

Q: 我雖然不想涉及性別方面的問題,不過對於女性創業者進行融資,您有什麼建議嗎?

A: 女性創業者進行融資,的確,女性創業者進行融資更困難,我深有體會,Jessica打算發布一系列,女性創業者訪談,其中很多人說,她們融資更困難,還記得我說過的融資方法吧?讓公司發展好!在融資時尤其重要,如果從風險投資人角度考慮,你們尚有欠缺,解決辦法就是讓公司發展好,有這麼一件事一兩年前,我把一家公司的業績增長圖發到了Twitter上,我並沒有說明是哪家公司的,我早就知道網友們會問的, 其實是一家女性創業的公司,她家公司融資有困難,但是業績增長很快,我就發到了Twitter上,果不其然有風險投資人問我那個圖是哪家公司的?

業績增長圖不分男女,讓投資人看看業績增長圖用業績增長圖來說話,把公司發展好這是實用的建議。

Q: 你在大學時學的什麼專業?你現在上大學的話想學什麼專業?

A: 我現在上大學的話想學什麼專業?文學理論,開玩笑的啦,我想想,我可能想努力學物理,沒有學好物理是我人生一大遺憾,出於某個原因我很感興趣,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計算機正盛行,計算機目前仍盛行,我對寫代碼很感興趣,寫代碼對硬件和環境要求不高,只要有台電腦在臥室裡就能寫,但是卻不能在家裡建直線加速器,當然也有可能建成功應該是物理我覺得答案應該是物理,我一直想學物理,我不知道…, 我想表達的是,我不知道學物理是否有助於創業,只要跟著好奇心走就行啦,誰關心是否有助於創業呢?

從結果來看還是有助於的。

Q: 還是一個網上的問題,你有什麼機制,讓工作和生活更有效率呢?

A: 好的,我有什麼機制,讓工作和生活更有效率呢?生孩子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因為一旦有了孩子留給自己的時間就少了,如果想在有限時間內把工作做完就得提高效率,其實很多人父人母級別的創業者,深有體會,你必須得專注因為你別無他法,我申明一下,我並不鼓勵大家為了變得專注,而生孩子哈。

我自己效率並不高,我有兩個辦法逼著自己把事情做完,一個是在YC的時候,我是這麼逼自己的,我設定答複申請的截止日期,創始人提交申請,我必須在一定時間內答复這些申請,因此我得研究這些申請,如果我沒有研究好就可能會投資一些不好的創業公司,我得努力研究申請書,通過設定截止日期來逼著我工作。

另一個方法類似於寫文章,我是不由自主地寫的,就像我走在大街上,文章就自己浮現在我的腦海裡了,我要麼是逼著自己做不是那麼感興趣的事,要麼是不自主地做感興趣的事,我沒有什麼好辦法來提高效率。

不好意思,如果是做感興趣的事,根本不需要逼著自己提高效率。

Q: 把小項目變成創業公司,什麼時候是合適時機呢?

把小項目變成創業公司什麼時候是合適時機呢?到時你自然就知道了,好時機的標記是什麼?什麼時候?問題是把小項目變成創業公司,什麼時候是合適時機呢?當這個項目開始佔據你的絕大部分生活時,此時這個項目正在變成創業公司,例如當你發現,一整天都花在一個小項目上,要掛科了,我該怎麼辦呢?

此時會轉變成創業公司。

Q: 您前面提到如果創業發展非常好的話,你是有感覺的,但是很多情況下,好和差之間是有灰色地帶的,例如積累了一些客戶,但是還沒有漲勢迅猛的業績增長圖,你該怎麼辦?,或者說在這種情況下,你建議如何分配時間和資源,如何進行平衡?

A: 創業公司有發展但是發展不快,你有沒有告訴同學們重新閱讀《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同學你沒有做好功課啊,你不及格哈,就這個問題我寫了篇文章,《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回去後好好讀哈,我忘了我在文章裡是怎麼說的了,文章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Q: 後面那位同學,你認為什麼類型的創業公司,不會被孵化?什麼類型?

A: 是的,你特指YC嗎?,不YC還有類似的公司什麼類型的創業公司不會被孵化?當然是注定失敗的公司了,或者是能成功,但是如果創始人讓人難以忍受的話,Sam也是不會同意孵化的,別的想不到了,大部分創業者,驚奇地發現,無論他們開的是什麼項目的公司,他們面臨的問題大部分都是一樣的,YC能提供幫助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創業內容領域的問題,你能想出哪類公司,YC是幫不上忙的嗎?反正我想不到。

上一批孵化的創業公司中有做核聚變和核裂變的。

Q: 你前面提到,要學習重要的知識,是的,什麼方法可以確定哪些是重要知識?如何確定哪些是重要知識?

A: 我前面說過,可以把技術想成是不規則的水滴,其邊緣上的每個點都是有意思的創意,還記得吧?如何確定?如我所說這是問題的核心, 你說出了,我並沒有回​​答的部分,我並沒有給出明確答案,我前面說我對有意思的東西感興趣,如果對有意思的東西感興趣,著手做就行一定會有成果的,但是如何判斷什麼樣的問題是好問題呢?我也不知道,這點很重要值得寫篇文章。

我也不知道答案,我應該寫篇文章,我也不知道答案,我知道一種方法可以,判斷你是否對有意思的事情敏感,就是你無法忍受無聊的事情,有很多事情很無聊比如文學理論,再比如在大公司做中層管理,如果你能忍受這些事情,那麼你要麼有驚人的自律,要麼你無法判斷某個問題是否有意思,反之亦然。

Q: 您講到的僱人方法,可能會導致單一文化,單一文化固然有很多好處,您如何看待由此產生的盲點呢?

A: 創始人僱自己喜歡的人,可能會導致單一文化,如何應對由此產生的盲點呢?創業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不能奢望完美無瑕,僱自己認識和喜歡的人的好處,遠大於由此產生的單一文化問題,由經驗來看,所有最成功的創業公司,在初期招募的都是大學朋友。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