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阿里巴巴为什么单数年份打仗、双数年份休整?

大家好,我是卫哲,欢迎来到我的商业课堂!

那么在顺势的时候呢,还有一个企业的一个发展的节奏,阿里内部有句话叫逢单出击,比如2017,一定是阿里一个收获年,2018一定是阿里一个叫盘整,也不代表不发展。

没有一个企业是匀速,一个斜度怎么发展?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每年涨五公分,这么巧,。有的时候长个,有的时候长脑子,都长身体。企业一样,但很多投资人自己没有经营过企业,总是逼着拿到钱,你必须高速成长,其实盘旋成长特别好。为什么盘旋成长呢,它和外部的环境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内部的团队,人长的,我说一定比前慢。把让人能够提高一个阶段,很多企业,我说唉你一年前拿了500万美金金拿到5000万美金,你团队能力真的像钱一样放大了十倍吗?没有。

所以经常说这个螺旋式成长,蹲一蹲再站起来,你为什么要蹲?为什么要逢单出击?可能逢双盘整,或者你逢双出击,逢单盘整,盘整什么?等着团队再上个台阶。

那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同一批人,A轮B轮C轮都是这批人,就他能力可能在一两年内有这么大的提高嘛,就像我们现在训练我们的孩子,给他零花钱,那我说不管我多有钱,孩子零花钱要一点点给,你从给50块,他把50块花好了,你给他一百块,一下子给他5000,给他1万,他什么坏事都干。

一个孩子是这样,一个企业通常也一样,任何一个创始人都不会天生就会花一个亿的。那你把1000万花好了,那你可以花两三千万,你拿到钱,你最好把一大部分钱找地方藏起来。因为你的能力没有到。

那么容易犯错误是什么呢?就是为什么会控制不好这个节奏呢?两个原因,一个是被有些投资人给B的,另一个呢,是被对手给拉的。就是创业要不要看对手?要看。

但创业的成功一定不是以消灭对手为核心。那我们09年跟微软当时的CEO是第一个Steve Ballmer交流,就出来以后就问他公司的使命愿景,CeO都讲不太清楚,真的。给我们看一页,PPT是我们的使命,写了三四句话,这么长的使命< 讲不清楚,那以前比尔盖茨使命很简单,每人一台电脑或者每家一台电脑,真的这个绝大部分的公司的使命都完不成的。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什么时候完成,我也不知道。

比尔盖茨真了不起,他80年代定的使命在他有生之年50多岁就完成了,所以他退休了,他不知道干嘛了,真的一人一台电脑,。提出的概念的时候电脑有这个屋子这么大,然后又特别贵几百万美金,他在那个时候就有他的 Vision愿景,说电脑这个好东西应该每人每户都有一台,就当实现了以后呢,这微软就不是愿景使命驱动的公司,变成一个消灭竞争增长驱动的公司,就变得很平淡了。

所以Steve Ballmer跟我们谈的更最多的是我跟谁竞争。我这个产品跟苹果竞争那个产品跟谷歌竞争这个产品,我跟索尼还有竞争,他还有XBox,他还要打游戏呢,它跟我们谈了十几个不同的竞争对手,就是他那天最有兴趣谈的。那出来以后马云说这哥们是职业杀手,他说你们看武打书里边哪个顶尖高手是职业杀手呢,没有的。

但你的节奏经常会被你的竞争对手给拉乱了。就像我们看跑马拉松,很多人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跑,成绩挺好的,跑的下来,结果被竞争对手呢他不要提速,竞争对手在提速,就跟着别人的节奏走,把自己的体能给拉坏了,节奏给拉坏。所以说Steve Ballmer特别悲催的一个CEO,别的CEO辞职股价都要掉的。他宣布辞职第二天微软的股价涨了7%,那时候微软呢7%多少呢?200亿美金。

所以Steve Ballmer是个负能量-200亿美金,你们要做个独角兽10亿美金已经不容易了,对吧?人家一个Steve Ballmer等于-20个独角兽。

打个比方说,宣布马云接任微软的涨了7%,那说明马云比Steve Ballmer厉害200亿美金。当时的公告是说,Steve Ballmer已经宣布辞职了,董事会正在找,CEO是谁还没找到,那意味着什么呢?随便谁都比他好。唉呦我说CEO做到这个程度很悲催,那么为什么悲催呢?它失去了自己的目标,被竞争对手拉着节奏走。

那么什么是自己目标?那天我在的时候我开个玩笑,我说Steve,如果比尔盖茨说是一人一台电脑,我给微软定个使命,能不能说一人不止一台电脑,因为我们现在每台手机都是电脑,我说为什么我太太的电脑,我儿子的电脑里装的windows必须跟我一样的。他们很多功能从来不用的,但因为是一台电脑,你有一个操作系统很好,但如果是不止一台电脑,那所以我会考虑用安卓的,我考虑用苹果的,他们解决了我不同的需求。

所以如果微软把自己定位是说我们今天未来的存在是为每个人不止一台电脑存在,很可能微软的这个使命又回来了,这个愿景又出来了,我们服务的不再是每个人一台电脑,我们服务的是每个人不止一台电脑。

所以这个节奏容易被这个对手给拉乱了,也可能被投资人给逼乱了,所以创始人一定要清楚我们自己的发展节奏。

节奏,我说一,外部是勢。二内部是团队,叫外部看是内部看人,你的人能做什么样的节奏,做成本节奏。我们教育基金也是一样。我们今天能做多大,不是靠我为者有多能干,我们能融多少钱,我们现在是不敢把钱融进来,因为我们团队有多少能力,能做多少,是创始人一定要自己清楚。我说叫钱来得快,人来得慢,钱涨的快,人长得慢。一开始吗前面说青春期,青春期最容易诱惑多好,什么都能干。

那青春期过了以后呢,人或者跟企业一样步入中年,很多创业公司前五年是青春期,5到10年呢还真的有可能,我们看到有些叫有点大公司病了,有点老气横秋了。

因为我们这公司折旧快嘛,我们一年顶三年,我们新行业干个五年,可能顶传统行业15年。拼的也厉害,每天都是16个小时八个小时。可能35年以后从创始人到公司叫略显疲态。那么阿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有一句话叫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师,你引进了新的团队,让去做老人以前做的很顺的业务试试看是。那么它有新鲜感,老人自己去否定自己很难,你新人去做老师呢就出不了大问题,老人做新事呢他也焕发出新的激情,然后他对公司原有体制资源很熟悉,做一个新的事,能够把这些东西用好,最忌讳的呢是你引进新人做新事,你让老人呢还是做老事。

叫新人做新事呢,风险很高,老人做老事呢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人多少都有点喜新厌旧,最好的是喜新不厌久,当你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事的话,就有可能做成叫喜新不厌旧,老树开新花。感谢您的收听,我是卫哲,我们下期再见!

听众朋友们,今天为这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您认为创业者应该通过哪些方式来把握公司发展的节奏,赶快在评论区写下你的观点吧。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