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马云口中的“新零售”,用这4个方法就可以做起来
创咖提问:卫哲老师,你觉得就时下而言,电商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水果行业能不能做成真正的新零售,怎么做?
首先,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做新零售改革。从逆向思维看,既然马云提出新零售,就一定意味着电商不完美;如果电商很完美,就不应该提新零售,电商应该一统天下。既然他主动提了新零售,那从侧面说明电商是有问题的。
那我们来总结电商三大问题:
第一,部分品类用户缺失或者不足。生鲜类、水果类都是这样,没有办法试吃,因而货不对版更严重。衣服还好,至少还有买家秀、卖家秀。但是水果展示图基本上是不会换的,甚至10年都不会换,有此就增加了货不对版的概率。当图片和实物产生更多货不对版的时候,那么用户体验就开始大大降低。
第二,电商获客成本越来越高。随着电商的发展,原先获客成本低、无门店的优势在逐渐抵消。原先淘宝电商的单人获客成本是2—3元一个人,但是现在获客成本起码几十、上百元。
第三,刚性的物流成本高。物流成本大约占整个交易10%。
其实传统零售也有问题,就是场地有限,场地租金定期涨一涨,压力就来了。所以我们传统零售关注平效,就是每一平米一年或者一个月卖多少。为什么要看平效?因为你每平米是有租金的。传统零售的第二个天花板,就是每个店商圈一旦吃透以后,同店销售同比不涨了,而租金人工在涨,这就意味着同店同比的利润在下降。
所以如果提新零售,就一定要既打败电商的缺点,又能够战胜传统零售的弱点。我们叫一个耳光打在电商上,一个耳光打在传统零售,如果这两个巴掌打下去都不响,那么新零售贴又是贴标签。
检验新零售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既比电商牛逼,又比传统零售牛逼,那就是新零售。
新零售有4个做法,你4个都起来了,你的新零售就站起来了。
第一个叫把用户体验拉起来。因为传统零售把这个体验丢了,变成一排一排大货架。用户体验拉起来的核心,是店员她的KPI。比如服装店,我们现在把考核从营业额变为试衣服,我就问你今天帮多少人试了衣服。因为我们发现女士买衣服,平均一人试4次一定会买一件,因为不好意思,而且试过的衣服,退货率很低。传统女装店退货率不到1%,而任何女装电商退货率25%,25%就证明体验并不好。与电商相比,传统服装店能试衣服,而电商不能试。所以新零售第一个起来,就是用户体验拉起来。
第二叫电子会员建起来。电子会员标志,不是办张卡,也不是有个公众号,电子会员的核心本质是你的店员能不能触达到你的核心用户。公众号相当以前的门户网站一样,无法获知用户是谁。随意需要把电子会员分解到每个店,甚至每个员工,让他维护电子会员,电子会员是有人随时互动的,而公众号是没有互动的,你发了东西他看一看,结束了。
第三叫虚拟大店建起来。你的店已经够大了,但是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必须在店内陈列和展示呢?不一定。比如你还可能有更高端的水果,你是不敢去每个店铺去铺,或者每个店铺足,比如很多高端进口水果,你每个店都铺货受不了,所以这种产品就应该在店内仅仅试吃。
如果觉得试吃觉得特别好吃,好,下单,我帮你送,实现了店内零库存,这叫虚拟的大店。虚拟大店来解决什么呢,叫单店动销率相对低的。就传统零售而言,不铺货呢难受,铺了更难受。
那么这三个次序不能错,首先店内用户体验被你拉起来,用户在你店内逗留时间足够长,你才可能把他变为电子会员,用户有了电子会员了,才有可能去你的虚拟大店购物。
第四叫供应链电商化通起来。什么叫电商化?电商化是一个交易性的,可能你的消费者也好,社区CEO也好,来你的店里面,来你的供应链订货而已,而你和你的上游也从订货制变成交易制,这个是第4步,叫供应链电商化通起来。这是目前我认为实现新零售的四个标志性动作,4个起来。
在我看来,水果基于体验是具备新零售特制的一个行业,比如可口可乐、水就别新零售,电商挺好,电商打得什么零售都找不到牙,满地找牙。不是所有品类都适合做新零售,有些品类就是电商一统天下,没有新零售什么事,也没有旧零售什么事,但我认为水果是具备新零售发展潜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