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品牌营销,做好这三件事就成了!

创咖提问:卫哲老师,我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CEO,目前我面临一个选择难题。我们公司的化妆品性价比很高,旗下很多买手希望公司能拓宽品类,推出化妆品以外的产品。对于公司来说,拓宽品类倒是不难,我们有这方面的资源,我担心的是扩了品类之后,品牌注意力会被稀释。你认为我该如何抉择呢?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你想做什么样的公司,你想做一个产品品牌公司,还是想做一个品牌买手公司?这两类公司都有成功的,但关键是你想做什么,你的基因是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如果你进入别的品类,实际上是买手制。买手制最痛苦的是,理论上你是没有买手垄断资源的,对选品的要求非常高,对供应链的管理要求也非常高。

简单的答案,是不主张你做买手制,因为能做买手制的人很多,壁垒不高。化妆品行业竞争很激烈,但是市场也很大。别说彩妆,只好好做护肤品,做到营业额乘以十不是问题,如果乘以十还不能满足你的雄心壮志,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我建议,坚持你们原来的品牌。

既然是做品牌,传统的方法有哪些?传统方法有三招:第一,品牌广告,类似明星代言,我要占据你的心智;第二,渠道触达,在屈臣氏、丝芙兰、专柜等售卖;第三,BA美容顾问。基本上传统的套路就这三招,现在你把它搬到网上来,同样要回答这三个问题。

一个做产品的公司,必须考虑在一定范围内的全渠道触达。如果我是你,唯品会、京东、聚美优品等等,我都会去做。因为现在互联网的全渠道触达,代价并不高。你的产品性价比已经有了,但是如果你的产品性价比太高,却没人知道,是很可惜的。所以,有些广告该打还是要打的,没办法。其实很多广告是打给代理商看的,你也可以理解为BA,是给她们增加信心的。当然,打完广告后,你可能要略微调整加价率。

传统化妆品玩这么多年,永远是这三件事,并不会因为有了互联网就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当然,前提是你的产品有差异化,在这个前提下,另外打出去的拳头永远就是这三个,或者叫“四角型”,产品、品牌投放、渠道触达、BA。

我们知道花印这个牌子,主打进口卸妆水起家的,一个单品就做到6、7亿。卸妆水一定比护肤品的市场还要小,所以打透一件事还是挺有意思的。你现在响应的是代理商的需要,不是你客户的需要,你的最终客户是C,不要被你的代理商绑架,而去拓品类。做产品的公司一般都不适合做买手制,做买手制的公司转做产品的概率也不高。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