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无论2C还是2B,今天很大的机会在跨境

CEO提问:卫哲老师,我做了7、8年的化妆品电子商务,为将近百个品牌做代运营,也尝试过很多方向,比如自主研发化妆工具品牌,这个领域暂时还没有被大牌占领,往后发展趋势很好。近年我们还看到海外的机会很大,在美国做针对美国市场的B2B,在日本做针对日本市场的B2B,您觉得,我应该从这个角度构建公司的未来呢?还是应该精耕细作地做中国的市场?

无论是2C还是2B,今天很大的机会在跨境。跨境是指中国对海外,海外对国内。2017年11月初,习总书记在上海亲自挂帅,宣布中国全球进口商品展永远落户在上海。中国要从全世界买入,化妆品肯定是一部分。

第一个建议,你做跨境,距离跨得越远,信息越不对称,机会就越多,能解决的问题也越多。你在中国做本地对本地,在日本做本地对本地,一点机会都没有。把美国的东西带到日本去,你也一点机会都没有,海外的坑比国内的坑还要大。至少这种交易型2B类的,我基本没有看到中国企业在海外做得成功的,没有!

你唯一有机会的跨境是,一头在中国,一头在外面。我看好跨境B2B,它的门槛一定比中国对中国的B2B还要高,门槛越高,势能越大。现在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到了千分之三、千分之四的费率了,跨境还是很高。关键是跨境有壁垒,意味着汇率、报关、采购等,特别是中小企业是没有能力做到的。而且国内小B并不一定要买进口,一般是进口和国产混着卖的,更不可能说为了一点量,自己认认真真去做跨境。

第二个建议是,你一不小心做对的那件事,可以放大了做。你捡了一个大玩家的漏,大品牌不认真做化妆工具。我举个例子,除了SKⅡ以外,没有大玩家认真做面膜。即使现在知道中国的面膜市场有多大,这些大品牌也没有杀进来认认真真做。

像我们投资的ANKER,它就是从充电宝做起,原来在全球也没有品牌。国内插线板原来也是没有品牌的,买完就走,现在都知道公牛。你把没品牌做到有品牌,这就是消费升级。以前吃鸭脖子没品牌,现在有周黑鸭、绝味、煌上煌。那为什么没品牌有机会做成有品牌呢?行业中的大玩家不会去碰,或者你捡了巨大的漏。

你的化妆工具要认真研究,目前没有发现大品牌。昨天见了一家做户外运动的公司,他一开始照着The NorthFace走,但现在他们单价可以干掉Columbia哥伦比亚,规模也很大了。当大牌不重视某几个单品时,你的比例就应该不一样,投入三五个人,认真做这件事,大牌子就受不了。再比如,公牛从插线板起家,实现原始积累之后又开始做开关了。开关本来是有品牌的,像松下、西门子、TCL,但因为公牛在有原始积累的基础上,有资本打入开关领域。ANKER进入耳机,耳机当然有品牌,它从没有品牌的充电宝做起,最后有机会攻入有品牌的地方。你现在不能玩化妆品,先从别人已经树立品牌的入口去打,你根本打不进去。

你跑到屈臣氏门店看一看就知道哪些女士化妆品还没有品牌。有一个牌子叫花印,就是从一个单品卸妆水开始做起。这中间还是有很多细分漏下来了,你的工具箱是非常好的东西。且不说这个工具盒以后能否跟你的产品结合。不要把问题想复杂,创业要想简单。你认认真真做这个工具,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意。B2B也一样,化妆品的细分是有的。2B能到两位数的毛利,还有人来买,非常不错,抗得住也可以做。但2B里面的跨境一定要去研究,越是跨境目前的交易成本就越高。虽然这里面一定会有很多挑战,你的合规,跨境会很难,但你要相信我们国家在有些领域只会越来越好,不是越来越差,它一定会放开。

今日思考题:你是否发现有其他被大玩家遗漏的细分产品呢?快去评论区留言吧~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