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用户体验评价标准永远是“多快好省”
大家好,我是卫哲,欢迎来到我的商业课堂!
创咖提问 :卫哲老师,您好,我们是一家B2B公司,请我们应该通过哪些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呢?
to C to B的用户体验,我一直说永远这四个字,但是呢,每个不同领域他强调的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叫多快好省。
有的是说我给你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快,原来可能处理需要三个月,现在我处理需要一个月。
好,比如说我胜诉率也好,我的解决率也好,完结率也好。
最后呢省,可能原来我要花多少多少万,现在我只要花多少多少千。
顺着你的问题正好给所有的同学分享一下,这四个问题都是创始人不仅要问自己,且要经常衡量的。
一你有没有价值:叫有你没你有什么不一样?
二,我的价值定性是什么?我定在哪儿?那么价值定性就是多快好省。
第三个叫定量了,我比别人好好多少,我比别人快快多少,我比别人省省多少,我比别人多多多少。
如果你这个定量足够大,比如说我比别人省1%,你基本上收不到钱。我比别人多5%,客户没感觉。别人送货三天,我两天半,也没感觉。
只有你的定量,有你没你有了足够的空间。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件事。
你的产品的定价,因为什么叫好的定价?就你创造了100万的价值,只问别人收1万块,哇,你特别了不起。这样你的客户会特别满意,对吧?
因为你创造了100万的价值,你只收了一万块钱,反过来你创造了1万块钱的东西,你要收100万,就是我们经常经济学中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了。
那你要么是忽悠,要么是补贴,补贴为什么?补贴呢?就是因为我的价值,没有你付出的价格这么高。
很多人投资人说什么叫商业模式?那我今天把这商业模式四句话四个问题跟大家分解,你把这个讲完,就是你这个公司完整的叫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这前一个还叫价值模式,价值模式在上面,一个还叫用户模式。
创咖提问 :我们公司最近这几年进展比较快,业务越来越多了,但是员工却没有增长,因为系统不断迭代,使他的商业智能程度越来越高。
像我们家里手头的一大通,海关的报关,原来也是完全掌握在报关员的脑子里,水瓶里边。
那一达通当时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报关环节给开开,专业的人只做这一段,然后他也有报关员,他就干脆常住在某个海关算了,就线下你就呆着别动了,你别来回跑,你就处理在那跟海关见面的那个动作和工作。
所以我们其实挺看好就是以前这种叫个人英雄主义的,但是也可能个人狗熊主义,就是他能力差就变成个人狗熊主义了,你这个公司请了他自然就很不稳定了。你碰到个英雄律师碰到个报关员很牛,所以这个模式我们非常看好,就是在很多叫复杂专业领域如何能把它流程化。
但是像你说你们必须做了很长时间,要积累的,就一达通要拆,把一个报关这么多产品关税都是不一样的,你要把它拆得很细一个单子,别人交过来就一个集装箱里什么都有。但你要把它拆开,你不能说我报个整箱,整箱里面有袜子有鞋子的税率都不一样。像他一样他一个诉状什么都有,但别人就得认真看,他把它比如说刚刚证据类的归好,诉求归好什么什么龟好,那么处理起来的速度就会快很多。
创咖提问 :我们公司目前主要服务的客户是企业,其实我们也一直尝试着做个人服务,但个人的付费能力重复购买的能力会低很多,这种投入对我们有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您认为我们该不该进入C端直接为个人提供服务呢?
很多公司的基因,我觉得to B和to C基因不一样,我特别少看到有公司能够在to B to C都做好的。我会建议比较大胆的先把to B和to C团队给完全分开。当时其实阿里是认真讨论过的,淘宝要不要就在阿里巴巴里边直接做算了,开个频道也好,什么做就算了,马云他是坚定的把它给拆开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会建议,如果你会影响你整体的上市,投资节奏压力的话呢,其实你面临的问题跟马云在2002年内的问题是一样的。
当时B to B好不容易赚一块钱盈利了,马云要折腾to C,那投资人是反对的,所以淘宝拿的是独立的孙正义的投资。
阿里的所有投资人是没有参与。淘宝最后恨,亏死了,真是跳楼的心都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软银会在阿里这么多股份,其实软银开始在阿里面占的股份非常少,但因为你们都不投淘宝,软银直接投了淘宝,那么后来在雅虎收购的时候呢,做了一次换股整合,一把孙正义把所有投资的现金都拿回来了,还变成了30%多的股份。那因为淘宝的估值在里面反应出来。
所以我第一个建议是分拆团队,第二个建议呢你可以to C业务,这个有外部单独再来投资。那么这样就不一定会影响你to B的业务的整体影响,包括你上市,你可能以to B业务为核心,你参股了一个to C的业务,那么to C业务的如果有亏损有投入不构成太大的影响,当然今天不能完全判断。
就这里边有没有在A股上,在海外就根本没这问题了,A股呢可能会涉及到有没有关联交易,有没有什么。但我觉得这些是通过业务技术产品的梳理,包括同业竞争,是能够区分开的,对我这个是to C的那个to B的肯定没有,同业竞争。
那会不会关联交易呢?我们去梳理一下,比如说我用的技术平台,有没有一些共享的部门,但我们考虑到如果是走A股的话,我们尽可能的切割得清楚一些,或者您心胸再大一点,在to C里边让外部投资人和团队持股还大一点,您变成一个小股,那关联交易的性质就会轻很多。
所以这是我建议您团队切分,甚至在资本层面切分就能够解决您的困惑,同一个团队的基因要做to B to C很难做好,to C你放给to C去做,包括在品牌上,我建议也要区分这个品牌区分,不仅是为了上市这个阿里巴巴和淘宝,to B和to C的品牌是可以区分开的。
感谢您的收听,我是卫哲,我们下期再见!
听众朋友们,今天为这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道课后思考题,这个世界有你或者没你有什么不一样,你或者你所在的企业创造了什么价值,快去评论区发表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