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成就阿里巴巴市值4000亿美金的根本:文化价值观

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这支队伍,出了业绩,出了人才,出了制度。我之前讲得比较多的是“出了制度”——招聘、培训、考核,这也是打造中共铁军最重要的三板斧。最后,我还要讲一讲阿里巴巴是如何打造文化价值观的。

先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入职阿里一个多月,“总裁总裁,总裁人”,所以裁人的报告总放在我的桌上。有两个裁人报告让我很惊讶,因为这两个案例,哪怕在我以前工作的百安居——世界500强,非常规范的国际化管理的公司,这两个人都够不上被开除。

第一个案例是山东的一个中国供应商,他把中国供应商两年的合同,卖给了当地的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中国供应商是不可能卖房子的,所以客户也没有投诉。但我们的大区总经理拿着钱主动向客户道歉,回来后直接提出申请,要开除这个员工。

他违反了什么?公司没有造成损失,客户还没有投诉,以前基于500强跨国公司的管理方法,最多给予他一个警告。但是在阿里,他触犯了高压线——客户第一。

在阿里,光提倡“客户第一”还不行,要对“客户第一”进行具体的描述,所谓的描述就是:红线、高压线在哪里。阿里有“一类过失”和“二类过失”。什么是二类过失?就是你有两次机会;什么是一类过失?就是你一次机会都没有。

阿里巴巴的“客户第一”,中国供应商团队有一个重要的解读:不对客户做过度承诺。挺文绉绉的,变得实在点就是:别忽悠客户。因为马云当时说:本身电子商务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人都说他已经长得像骗子了,你还过度承诺?

什么叫“过度承诺”?比如销售说:你付5万,今年肯定能赚100万。在阿里,如果有任何销售有这样的说辞,只要证据确凿,立即开除。

第二个案例,是广州一个非常优秀的销售,他服务了上百个客户。阿里的规矩是:要对客户做定期回访,要有回访记录。每个月回访100个的客户确实很辛苦。他就在CRM里面填写了一个不存在的拜访记录。

很巧,阿里的品控抽查,打电问这位客户:几月几号某某经理有没有来过?人家说没来过呀,那天广东刮台风,我公司门都关了,他肯定没来。虚假拜访记录,在阿里属于一类过失,立即开除。他没有违法客户第一,客户也没有投诉。他违反的是什么?诚信。

在阿里,“诚信”这个价值观的描述下面,很具体的一条就是:不做虚假拜访记录。

所以价值观并不是喊口号,很空洞的。每个公司定的每条价值观,请你列出每条价值观的解读是什么。什么是“解读”?很简单,在这条价值观之下,你提倡什么,你反对什么,哪些行为是要加分的,哪些行为是要减分的,哪些行为是要开除的。

很多公司把价值观倒背如流。但我经常问:都是客户第一,你的客户第一跟阿里的一样吗?不一样。都是“诚信”这两个字,你对诚信的解读就是字典上的解读吗?每个公司肯定有自己对于“诚信”的解读和标准,也有在这条价值观之下你不希望发生的事。所以,请大家把价值观后面的描述写下来,讲清楚。

中国供应商中的很多团队,诞生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战术、打法,比如说“金银铜制度”。但为什么我今天不展开讲?一个团队的成功,有三件事情,叫“道、理、术”。中国供应商的成功之“道”,还是在于它的文化价值观。

这就是为什么2010年我要辞职离开阿里巴巴。2010年,“客户欺诈门”事件,中供铁军内外勾结,这是我不能容忍的,这是阿里所有灵魂、所有制度的根。所以,这就是“道、理、术”中的“道”。你千万不要以为,今天听完以后了,就学了很多中供铁军的“术”。

刚刚提到的“金银铜制度”,如果销售制度也有诺贝尔奖的话,它都可以得“诺贝尔管理奖”。但我今天恰恰不想花任何时间来谈阿里销售的金银铜制度,我认为是“术”层面的,也就是战术。我比较愿意讲的是“理”,招聘、培训、考核这“三板斧”就是理,而支撑这个“理”的,其实是文化价值观,也就是阿里最重要的“道”。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