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餐】互联网时代不变的商业本质(上)

大家好,我是卫哲,欢迎来到我的商业课堂!

我个人觉得哪些商业本质不应该改变。这些商业本质我们还应该尊重,按照现在90后的说法,我们还应该膜拜一下。做阿里巴巴,做投资,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商业模式。为什么有些模式我们第一天就会把他否定掉?因为它挑战那些不应该被改变的商业本质。

物流成本,占一笔交易的比例是相对高兴和固定,那么由此决定的是我们看哪些项目,我老师拿这个举例子,饿了吗。一个盒饭15块钱,送货成本。八块钱,物流占这笔交易超过50%。我们做传统企业都知道,到了20%,我们都掂脚脚都掂起来了,这是正确的。

所以今天一个盒饭送到你家,送到你办公室,15块钱让你吃。互联网特别讲究用户体验问题,好不好?当然好。

其实不正常,你买15块的盒饭就应该去外面吃,他不值得送到你家里。

八块钱送过来,15块钱盒饭不变,怎么办呢?

要么靠无穷无尽的补贴,要么呢这个盒饭质量你可以想象,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不能光提问题,还要看怎么解决。

刚刚我说了,如果你要把物流成本控制在一个刚性比例之下,你的核心秘诀就一个字,密度。不是硅谷,你送100万单,你送10万单,如果分在上海浦西,浦东。物流人员是没有办法提高这个效率。但如果你就在家里中心这栋楼里面,一个中午送20袋,你是不需要支付八块钱,因为在家里中心,你把密度做起来,在嘉理城,我同样获客。

很多互联网人跟我们谈什么呢,唉呀我不是或为了这单了,我是把这个客户终身给拿下来。

我们看一个数据,复购率,这个客户买一单就走了。那么这个交易成本对应的营销成本一次性,你再有没有机会把它叫过来付过两次?获客成本除以二,获客成本除以三,付过十次才能除以十。那么我们就要去看你到底是获客还是货单?今天大量的互联网公司找到投资人,说我一天做了多少单,你做再多单也不会赚钱,你要看是不是真正变成为你的沉淀下来的客户。

但绝大部分公司我告诉大家是没有办法让客户高频率的重复购买,我们合伙人也经常检讨,五年来我们错过什么。我们1亿美金错过了第一滴我们一亿美金的投资公司错过了快滴。

所以这是我想说第一个传统商业中物流成本和营销成本的刚性占比,并不因为有了互联网就变得可以不要计算,那么顺着这个今天很多拿到风险投资,动不动就跟我们谈规模,你看我这个A轮的时候每天1万单,我B轮的时候每天5万单,所以我现在为了拿钱我要做C轮,我一天到10万单。

我们常要问自己传统行业里边,不是所有的企业规模等于效益,今天跟大家分享。我们提出叫三级规模效应。也就是每个项目或者每一件事,你要问自己,我做的项目是符合哪一级规模效应,什么叫三级规模效应呢?我们说最小的规模效应就叫三平方公里规模效应,今天大量的O2O我说绝大部分O都是三平方公里规模效应。

比如说我们现在股东,我没错,但我不知道。我要订个饭,我可能从虹桥定位,不可能送过来成本也高,时间也多。所以对一个用户来说,你作为一个平台方,你说我在上海有多少个商家对我没有意义,我只关心在嘉里中心三平方公里以内,有多少个merchant,有多少商家。

因为这个对我才有一反过来,我们问一个商家,我某某平台一天100万单,商家说关我屁事,我一天做一百单,我就很开心了。

所以当你有规模,你对用户没有价值,你对商家也没有价值,就你的规模是没有用的。

它不像沃尔玛,沃尔玛一年1000亿2000亿美金,它卖的越多,采购规模越大,采购规模越大,采购成本越低。

所以它是有规模效应,很多O2O没有规模效应。那么没有规模效益怎么办呢?

那么你要告诉我,你每一个细胞都健康,你每一个单元都赚钱,也就是说你每一个三平方公里都赚钱,你才能合在一起赚钱。我以前做零售,宝安区我们当时说唉有一种可能性,哦我每个城市每个店都不赚钱,我全国合在一起赚钱,为什么呢?

我统一采购,我多几个店的量,我只要统一采购,把供应商价格压我利润就出来了。O2呢刚刚说一个商家一天50单一百单很开心,你100万那跟我没关系,我并不因为你100万单我就给你更低的价格,不会。所以是它每三平方公里赚钱,合在一起的赚钱,他没有太多的叫协同效应或者规模效应。

第二期叫同城规模效应,有一大半的O2O是三平方公里规模效应,那种什么上门按摩的,上门修指甲的都是三平方公里,有同城效应。

什么公司?有一家公司有名字就告诉我们,它叫58同城58同城,主要是什么?找房子,对吧?找工作。什么搬家?维修。

你如果是一个用户,我在浦东要搬搬家,我在浦东要找房子,我有可能浦西的房子,对我有意义。一个商家来说,你订单越多,我可以全程来接,对我有益。也就是你订单越多,这个商家给你优惠越多,你的商家越多,你作为一个用户越方便。

所以所谓的同城效应或者30万公里效应,我们首先回到客户第一这条你对客户有没有意义?有意义,你的平台才有价值,所以这类公司呢我们叫做有同城规模效应。

第三类,叫全国和全球的规模效应。我们传统行业的零售连锁零售,还有全国乃至全球的规模效应,那今天的京东今天的天猫,他有全国甚至乃至全球的规模效应,它量越大,成本越低,你的商家就愿意给你更多优惠。

所以第二条,看一个项目,你先简单的问自己,咱们这个项目呢它是哪一种规模效应,大部分项目是不具备全国或者全球的规模效应。那你就要问了,我如果不具备全国或者全球的规模效应,我盲目地做大规模,还有什么意义?

今天资本经济寒冬都来了,很多基金都开始在看你什么时候盈利,那么怎么会不盈利呢,跟规模无关。跟效率有关。

所以第二个问题,我们要问自己,我们所做的行业,我们所投资的企业,它是属于哪一种规模效应,如果达不到全国全球规模效应,追求规模没用,或者说能达到同城规模效应。那你就每个城市都得赚钱,你只有三平方公里规模效应,你每一个三平方公里都是赚钱。因为你否则一千个三平方公里还是拿不了钱。

拿到VC前两天看一篇很有意思文章,说这个北京的互联网公司不得了,说北京互联网公司除了新浪搜狐两家老牌以外,盈利的只有一家办,说剩下的北京的互联网公司都亏损的。他列举了一堆公司,后来想想确实都亏损。滴滴也亏,新美大也亏,这个Youku也亏,爱奇艺也亏!

只要你会讲故事,只要你有情怀,所以他也不在意马上盈利。我们杭州的杭派公司和我们广州的粤派公司不一样,那资本环境可能没那么好,没那么没那么多钱给你,那只能烧自己钱。就比较快地追逐名利,就特别担心来,坐在在座的投资人特别多。

这个来自于这个杭州的广东地区多,不要因为你们多了话挺好的,浙商和粤商的环境也搞坏了。对,他们也不追求盈利。那北京的公司我总结他怎么烧钱,那钱去哪?我说最担心的是叫一根蜡烛烧两头。什么是一个蜡烛烧两头呢?

有两种情况,每次我见到滴滴的程维也算是老同事,你真是运气,你扛过来。按理说你应该不应该扛过来。为什么呢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商业模式?是买家卖家同时补贴,这是不对的。

理论上你补了足够的买家,买家给卖家足够的订单,卖家就活下来了,或者倒过来你补贴的卖家把卖家的成本降下来,买家就会上来了。

滴滴这个模式是买家卖家一起补,所以这是属于叫一根蜡烛烧,这是不对的。滴滴在做,我们了解财务的财务三张报表,三张报表,你不能烧两张以上的。你稍一张还扛得住,不能烧两张以上。什么叫烧两张以上?凡客卖单亏单。所以我们叫财务报表是什么?损益表亏损。没事,很多公司损益表亏损。

但是问题是资产负债表也是留血的。什么叫资产负债表留血呢?

凡客供应商的账期,60天到90天就两回到三个月,它库存周转呢一年两次,那时候180天,就意味着它的资产负债表运营资本也在流血。

我们投资很多公司反复警告你,烧一张纸,我们传统企业有这种情况吗?有我在坐板去的时候,我那时候不赚钱,但我现金流是为什么就是这个压榨供应商货款?差不多。

我90天的帐期,我库存周转是60天,就意味着我实际上是靠供应商的资金在转。互联网中的企业是谁呢?叫京东。

很多人当时说刘强东,京东危险,我当时我不认为,说今天你去看京东上市公司报表,亏损吗?亏损?收钱吗?不烧钱。为什么呢?

京东的库存周转早就超过一年六次,京东账期也就60天,甚至更长,来拖一会。亚马逊,很多人说亚马逊亏损烧钱,亚马逊早就不烧钱了,你们去打开亚马逊的网站,你看一下上市融资?什么时候他没融过钱。

那他为什么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号称十年亏损,对吧?没有融资。因为它现金流支撑,你要补贴,你要问买家卖家补贴一头应该就足够了,补贴两头是违反商业原理。

同时我们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一样,你三张报表只要收两张,非常危险。

所以第三个我说,一根蜡烛不能烧两头。

感谢您的收听,我是卫哲,我们下期再见。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