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单品突破,中小企业也敢PK阿里京东

创咖提问:卫哲老师,我是一家工业品采购平台的合伙人,我们公司现在最大的困扰就是人效低、毛利少,并且客户粘度不高,请问我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我给你提两个指标,你关注一下。你先不要马上对应一个组或一个销售人员承担多少销售额,这样看不出问题,你要先回答他们服务多少活跃客户,先把这个数据统计好。其实,有时候他们的客户十个和一百个做的量是一样的。这就是策略问题,真正可以挖掘潜力的一定是活跃客户,每个人挖一点,量就起来了,而不是再去搞几个大客户。

2B,你去找大客户是没有生路的,大客户以后一定会跳开你的。你对他没有优势,毛利上是不去的,所以中小企业一定是你们的方向。人效的核心——人均下单活跃客户数,这是最最重要的。所以当时中供主要抓的是人均客户数,因为人均客户数决定拜访频率。

而粘性不足,是因为你对单个客户的产品渗透率不够。粘性是怎么来的?我这卖100样东西,他只在我这买了两样东西,说换就换了,而如果他在我这买了70样东西,就不是那么容易换了。所以,我建议你把同一个区域开拓客户的团队和服务团队分开,第一个团队做覆盖率和转换率,不断地开发新客户,保证完成第一次交易;另外一个团队做渗透率,他们偏商务、懂产品。

我帮助过一家公司,飞雕电器,他们其实原来是做单品,比如开关。我建议他们做渗透率,做到什么程度呢?我说买两个你们的典型客户的店回来,而且把整个店里的东西也买回来,然后重新布置一遍,一个礼拜或一个月争取主攻一个产品,攻下来,然后全国各地只推这个产品。这就是“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动作做一件事。这样你作为上游的话语权就有了。

做这个事情之前,要求销售提前一周告诉客户你下周准备推三角阀,然后问你们服务的所有客户,你们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需要进货多少量,现在进的是什么牌子,进货价多少。把全国的信息统一起来,看看要准备多少的量、以多少价格,把80%以上的产品全部替换掉。那么商务部门就去准备,准备好以后跟进物流等环节。

同时,我还提了一个建议,商务团队每个礼拜关注三个产品,叫“吃一个、加一个、看一个”。什么是“吃一个”?本周要下店的一个产品。“加一个”是本周要完成调研的一个产品,所谓调研,就是这个产品的数量、规格、价格。每次只调研一个产品,不要做综合调研,综合调研等于没有调研。“看一个”,就是调研之后,向上报告哪个老板说哪样产品还有机会跟我们合作,可能从全国几千个店回来后,发现60%的店想看这个产品,那我们就看这个产品。之后再进入下一周的“吃一个、加一个、看一个”。

当然我说的一周是指一个周期。如果你执行力弱,就一个月“看一个、吃一个、加一个”。飞雕现在每个礼拜干一个产品,几千的产品可以干个五六年呢。主攻一个产品的好处是,你的商务部门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量批量采购,议价上有优势;而且你通过调研知道了客户的在其他渠道的进货价,如果你能把采购价压在他们的进货价之下,你的毛利马上就起来了。也是就是说,你要把没有规则的采购,变成有序的。

我经常说,B2B的四个率:覆盖率、转换率、复购率、渗透率。前三个月,你的A团队做透覆盖率、转换率、复购率,KPI就结束了,跟量无关。量是B团队做的,那个团队要做三年的渗透率。所以,前面三个率做三个月,后面一个率够你做三年。

创咖提问:现在阿里巴巴和京东也在发力做工业品这一块,他们在资金和资源上更有优势,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抗衡?

我就给你简单的答案,首先工业品对最终用户是低频的,对次终端是相对高频的。京东、天猫、淘宝会在一些品类上把你干掉,即标品、高频的产品。比如口罩。不仅把你干掉,也会把次终端干掉。所以你要去找他们以后干不掉你的品类。

看到巨头进来不要怕,你在战略上要藐视他,战术上要重视他。也就是说,你别去挑他以后能做好的品类,去把量冲大。因为这个量对你上游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你的5000万分到所有的单品当中去,每个单品都不大;第二,你是无计划的,因为你不敢集中采购太多。

所以要做单品突破,每周集中订货,比如一周或一个月内,每个单品只允许订购一次,让你的客户养成习惯。这样你一次的采购量就大了,你对上游才有话语权,价格好了,你的毛利率就出来了。

平台的责任是让小企业逐渐变得有计划。中小企业你记住,企业越大计划性越强。比如海尔就要做年度计划,很多大企业还谈三年战略呢。但并不是说小企业是没有计划的,而是它的计划周期非常短,夫妻店、开餐厅的老板还得想明天进什么肉的。消费者是没有计划的,但要坚定地相信,B是有计划的。你要把它的计划浮出来,他们可以不备货,但让他们告诉你下周是不是有客户需要。

我经常说要有两个价,不是会员价和非会员价,而是计划价和非计划价。每个月15号大家一起定的货就便宜,随时买的,对不起不是这个价,谁让你没有计划呢。

你一定要想清楚2B业务毛利低的原因,不是采购问题,也不是你的议价能力,就是因为中小企业没有计划。如果有个大的B,让我一次性发货一亿产品到同一个地方,这和一亿产品分365天发到N个地方对你的意义一样吗?第一种情况我的利润率肯定高,第二种情况则会低很多。

我经常说,平台起物理反应意义不大,要起化学反应。什么是物理反应?你把传统的贸易商在市场里面开的店搬到网上,地推一结束,没有变化。什么是化学反应,改变他的订货习惯,在你的引导下产生一定的变化。

如果你的B每天随时定货,这其实是个类C的行为,你是没有办法让类C的行为形成聚合规模的能力去跟上游谈的。为什么我反复说单品突破,你要在单品上形成对上游的规模和计划,慢慢让你的B养成定期订货的习惯。

最后就是互联网的信息打通和数据打通。你给小B提供客户端,鼓励他们有计划地订货;再往后,你鼓励小B让他的最终用户也做这样的计划,小企业就把信息打通了,量也聚大了,而不是靠货堆起来。

你不要觉得化学反应慢,B2B的核心就是巩固、蚕食。每天拓下一个店,每周攻下一个单品,能力提高后了再攻两个产品、三个产品……你一点点地拿下来,你说的粘性问题就解决了,而且你的毛利问题也是用同一个方法解决的。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